→以往各期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选编

           总第45期       2005年第7期                        2005年11月编印

          

本期要目: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和重点

      解读“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

      农业高职教育面临的重任及其创新思路

      校企深层合作 魔力如此神奇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教育讨论专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观?

 

文本框: 报 刊 信 息

 

打开资本市场的问号

——证券法的修订及其影响

■文/ 袁祥

  很少有法律像证券法修订这样牵动众多投资者的心,牵动中国股市敏感的神经。也正因为此,立法者的修法行为也愈发审慎。而资本市场对证券法的修订也满怀问号,同时对一部新证券法的面世充满了期待。10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证券法,历经两年多风风雨雨的证券法修订终于尘埃落定。

  “新的证券法出台,对证券市场的作用和意义总的说来是好的。”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正庆作如此表示。

  周正庆是前任证监会主席,也是此次证券法修订小组组长。他说,这次证券法修订面比较大,大体占原来证券法40%的条款。证券法修订既有利于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又有利于防范风险,保障资本市场运作的安全,同时对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所加强。

  和周正庆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他们一起解读新鲜出炉的新证券法。

五个焦点问题得以解决

  2003718日,证券法修改正式启动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开始进入修订,大家就比较关注五个问题。”周正庆说,一是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问题;二是现货交易问题;三是融资融券问题;四是国企是否允许炒股的问题;五是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问题。

  周正庆回顾道:我们起草组是从20037月开始工作的,起草的时间不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召开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此后不久,国务院专门发出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文件,系统总结了十几年来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后来,我们就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和有关的论述作为修订证券法的指导思想。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就形成了修订草案,对上述五个焦点问题有了比较妥善的解决方案。

  相比现行证券法对“分业经营和管理”、“禁止国企炒股”和“禁止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等方面的规定,在修改后的证券法中,都有了“新的说法”。

  现行证券法在“总则”中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修改后的证券法在相关条款强调分业管理的同时,新增“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规定,这就为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的综合经营留下法律空间。

  现行证券法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票。修订后的证券法作出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买卖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是现行证券法的规定。参照当前国家有关鼓励合规资金入市的意见,修改后的证券法将此条修订为“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禁止违规资金流入股市”。

  按照现行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交易,禁止买空卖空行为。修改后的证券法对这一条款进行了调整,规定证券交易以现货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这一调整也为中国股市日后的发展留出了很大的法律空间。

  与之同时,为奠定日后实施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基础,此次证券法修改还解禁了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行为,规定证券公司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投资者权益保护得到强化

  中小投资者在中国股市上向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怎样切实保护这些投资者的利益,是此次证券法修订重点关注的内容。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说,这次证券法的修改,其着眼点之一在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促进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强化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此次全新亮相在修订后的证券法,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会得到切实有力地保护。

  法律规定,国家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由证券公司缴纳的资金及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组成,其征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设立表明了从立法上和政策上都健全和完善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机制,这将对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业内人士评价说。

  李飞说,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在现行证券法当中就有不少规定,这次修订进一步进行了细化。投资者打交道最多的部门,首先是证券公司,因为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首先要和证券公司打交道,因此证券公司要对投资者的利益给予相应的保护。过去出现过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甚至有些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私下透露客户资料,使一些不法分子盗用客户的账户,进行非法交易的情况。

  所以,新的证券法规定,投资者的交易资金要由商业银行存管,要由第三者进行存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挪用客户的证券和资金,同时在交收环节上规定清算交收的证券和资金不得随意地挪用,也不得强制执行。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投资者的判断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业务要实行严格的责任。首先,发行人和上市公司,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要提供的信息有虚假,就要承担民事责任。提供这些信息的法人的负责人,如董事、监事、高管人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出具有关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或者是信用评级的机构,对于虚假信息的披露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现在新闻媒体所作的股评对客户进行的误导也很值得关注。”李飞说,这次修订也专门强调,新闻媒体做新闻报道时一定要真实,不能散布虚假的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同时服务咨询机构应该规范自身的工作,如果是带有广告性的进行误导的话,投资者可以起诉你。

  李飞表示,总的来说,通过这次修订证券法,着眼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着眼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广大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可以得到合法的收益。

2005114日《光明日报》)

 

      职业教育动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出如下决定: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二、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订地方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

  ()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

  ()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十一)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地方的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学生前12年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学习,其余时间在东部地区和城市学习。鼓励东部和城市对西部和农村的学生跨地区学习减免学费,并提供就业帮助。

  (十二)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十三)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每个市()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社区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十四)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地区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条件。

  (十五)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2010年以前,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

  (十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十七)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要发挥公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十八)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十九)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外就业市场。

  六、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二十)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要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二十一)要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新上项目都要安排员工技术培训经费。

  (二十二)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

  七、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十三)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的准入办法。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

  (二十四)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八、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二十五)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省级政府应当制订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

  (二十六)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可按规定享受再就业培训补贴。国家和地方安排的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营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合理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十七)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地区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九、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二十八)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二十九)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指导。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三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新华社北京119日电)

20051110日《中国教育报》)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造就亿万技能人才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大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让职业教育真正地“热”起来,需要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群策群力。

11月7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发言。他们在发言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结合各部门职责和工作实际,系统阐述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和具体举措,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本刊现将11月22日《人民日报》摘编的7部门负责同志发言内容转载,供大家学习参考。

 

 

 

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教育部部长 周济

  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把实施“四大工程”、抓好“四项改革”、部署“四个计划”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国务院召开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教育战线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明年还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100万人,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达到80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职业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现阶段就是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好“四大工程”,即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组织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组织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落实《决定》提出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抓好“四项改革”,即: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实力的重要措施。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已经作出安排,决定在“十一五”期间部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个计划”,教育战线要下大力气实现好这四个重要的建设计划:一要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二要实施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三要实施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要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四个计划”,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工程,是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和有关部门一起,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真抓实干,务必抓出成效。

 

为职教发展提供保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张平

  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战略重点任务,纳入“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重点支持县级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委正在组织编制“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我们将按照五中全会精神和这次会议的要求,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纳入“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步伐。

  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落实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将扩大培养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在年度计划中推动实施,实现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发展目标。

  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在办学体制上,要在发挥公办职业学校主力军作用的同时,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积极推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上来,要像重视公办职业教育一样重视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管理体制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整合办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来,在一定区域内使校舍、师资、设备、专业等办学资源形成合力。在运行机制上,积极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根据培养不同行业、层次人才的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灵活办学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尤其要大力推广“订单”培养培训模式,把招生与就业紧密衔接起来。

  为坚决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继续安排原定投入计划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增加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县级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会议结束后,我委将抓紧会同有关部门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新时期有效破解人才瓶颈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工作摆在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负起责任。一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好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研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三是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调动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加大对职教的财政投入

财政部部长助理 张少春

公办职业教育应当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

对民办职业教育,财政应通过适当形式给予引导性、奖励性支持。

  财政部门在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当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地制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支持。

  公办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对民办职业教育,财政也应当通过适当的形式给予引导性、奖励性支持。

  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落实好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要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要支持职业院校拓宽融资渠道,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二要突出支持重点。一是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从明年开始,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规模,通过奖励性补助等形式,对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电子、建筑等市场急需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以引导职业院校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校企合作,转变办学模式。各地也要积极落实资金,对市场前景好,运转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给予支持。二是建立职业院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目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已经纳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范围。明年,要研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积极组织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资助,要严格按照国家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与普通高校贫困学生一视同仁。各级财政部门要从以人为本和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做好职业教育助学工作。今后,中央财政将对职业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得好的省份,给予奖励。

  三要改革支持方式。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方式要灵活高效,少“养人”,多办事,尽量减少用于供养人员的支出,增加支持办学条件的投入,促使职业院校深化改革。要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绩效情况安排经费,对于机制灵活、就业率高、市场认可的职业院校,要加大奖励支持力度。通过有效的财政手段,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激发职业院校积极深化改革,面向市场办学。

  还需要指出的是,财政对于职业院校的有关支持,如实训基地建设等,要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不看“出身”,只要是机制灵活、满足市场需求、就业率高的,要一视同仁,择优支持。

 

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人事部副部长 王晓初

  努力营造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有地位、在事业上有前途、在发展中有作为的良好环境;

  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做好职业院校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工作。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落实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快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要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正在研究制定的《“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制定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着力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营造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有地位、在事业上有前途、在发展中有作为的良好环境。要支持和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各级人事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研究制定符合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规律的评价标准。对职业院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研究其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或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具体办法,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聘用办法。在加强专职教师聘用管理的同时,重点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才提供服务。三是配合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师资继续教育活动。

为了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人事部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符合职业院校毕业生特点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办法,进一步做好职业院校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工作。各级人事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和优质服务。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

农业部副部长 张宝文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民转岗转业技能;

  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型人才,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部将把农民培训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实施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04年,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六部门,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按照“招标确定培训基地、财政资金直补农民、培训保证农民就业”的工作机制,以当前用工量大的制造、建筑、餐饮、酒店、家政服务等行业为重点,开展订单培训。2004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0万人,转移就业220万人。

  目前,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十一五”期间,我部将按照国务院《决定》精神,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建立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让“阳光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德政工程”。

  五中全会提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的目标任务。我们将按照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决定》的要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今后,我们将重点开展四项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按照农业生产岗位技能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

  二是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素质工程”。以村为单位,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整体推进,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建设农民科技书屋。为农民免费提供农村急需的科技书刊和声像资料,常年开展科技培训,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探索科技下乡和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

  四是启动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依托分布全国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和农业职业学校,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要对象,在未来10年内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增强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张小建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

  大力推广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劳动保障部门要坚持职业培训为劳动者就业服务、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服务的方向,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在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上下功夫,使职业培训在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新贡献。

  近年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2004年至今,全国共培养新技师近30万人,并带动了一大批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梯次发展。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规划和指导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建设,推动校企合作,创新培养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近年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做好劳务输出输入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各类劳务输出组织和培训机构的作用,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会议要求,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作指导,加大培训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形成对农民工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联合运作的机制。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以及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项目中,大力推广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进一步搞好劳务输入地与输出地的对接与合作,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目前,全国已有6000万人次取得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初步形成了技能人才评价的制度基础。下一步,我部将深入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畅通技能劳动者成长通道。重点抓好200个从业人员多、技术要求高的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严格执行技术工种就业准入制度,落实持证上岗,加强有关立法,加强执法监察。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实施办法。完善新职业定期发布制度。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强化考核鉴定质量。

 

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坚

  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农村贫困地区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尚有1300万待转移。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导致的发展能力差。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通过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进而使他们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只要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可能将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将劣势变为优势。但目前尚未转移的劳动力中,有相当比例素质不高,不能适应转移需要。据统计,2003592个重点县的剩余劳动力中,16.5%是文盲或半文盲,38.5%是小学程度,加上身体和年龄方面的限制,有2/3以上的贫困地区劳动力不符合城镇大多数工作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加强对这些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其实现就业,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持续,能使贫困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具有“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务工、带动一片”的作用。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5年来,全国贫困地区共培训了近300万贫困劳动力,其中90%以上实现了非农就业。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地区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尚有1300万左右待转移。“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以下几项政策措施:

  一是瞄准目标,提高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的针对性。我们将结合摸底调查工作,对可培训转移的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对符合接受职业教育条件的贫困劳动力,与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培训转移年度计划。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从明年开始,要求各地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的资金要占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10%以上,总量达到15亿元。

  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的合力。目前,我办已与全国工商联签订了包括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在内的全面合作协议,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培训促进转移工作的通知,与教育部就加快教育扶贫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包括职业教育在内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培训、转移和维权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四要切实加强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对贫困户中愿意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除享受常规800—1000元培训补助外,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在认定贫困劳动力转移示范基地时,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机构,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

20051122日《人民日报》)

 

学科前沿动态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

的主线和重点

■文/ 周宏仁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在走向深入发展、重视效益和产出的阶段。从2004年我国中央与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正确把握电子政务与信息化的关系,将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发展整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考虑

    从国家层面考虑,国家信息化并不仅仅是解决企业或者政府的信息化问题。我国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建立支撑我国信息化的新的产业体系,催生新兴的产业部门;掌握信息化的核心科学与技术,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普及信息化应用,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推动国家和民族走向信息社会。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首要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包括农业、制造业、采掘业、运输业、金融业、建筑业、商业、旅游业等,无不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但是,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或者说应赋予“优先级”的,是制造业和金融业。

    建立支撑信息化的新的产业体系极为重要。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不可能通过国外采购来实现,我们不可能“买一个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当代信息革命的驱动力。对于没有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的中国,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可以说仍然薄弱。因此,能否建立我国自己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是关系我国能否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

    掌握信息化的核心科学技术是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结果,使得我国可能拥有为数不少的现代化的、先进的制造企业。这种状况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似乎我们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其实,信息化的很多核心科学技术并不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在信息时代,不掌握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信息社会的世界强国的。

    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普及信息化应用为各行各业的改造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除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之外,政治上,信息化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军事上,信息化是建立国家信息优势,保卫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文化上,信息化成为社会主义数字文明的基本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改变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是推动国家和民族走向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战略。

    由上述的国家信息化必须实现的四个目标可以看出,电子政务不是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全部内涵,而只是国家或地区信息化总体目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其目的在于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换言之,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因此,准确、恰当地定义电子政务在国家和地区信息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制订正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的基本前提。而且,电子政务必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服务。

    因此,发展电子政务,不是国外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对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有可能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推动其解决,我们就应该下功夫切实加以推动。”这是发展电子政务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为解决国家或地区治理中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最紧迫、最困难的问题服务。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的重要特征之一。

    显然,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根据部门或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限目标”的策略。信息技术肯定对各个政府部门都有帮助,但是,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要做的事情很多,电子政务只能“有限目标,逐步推进”,不可能各部门、各地区一起上,齐头并进。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中,有“雪中送炭”的,有“锦上添花”的,必须加以区分,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显然,“紧迫必须”的项目要先上。

    目前,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抓电子政务,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十分重视,这是好事。但是,地方政府怎么抓电子政务,其中仍有很多策略问题。早抓有早抓的好处,晚上也有晚上的得益,宜酌情而定。早抓,抓得好,可以早得益。但是,从头开始,成本高;没有经验,风险大。发达地区也许比较能够承担这种成本和风险。晚一点上,可以利用其他地区已有的成果和经验,把已经开发成功的系统包括业务流的改造和组织管理体系,一起移植,成本低,风险小。这种做法可能比较适合于欠发达地区。

    无论是早抓或晚上,电子政务的发展都需要“谋定而后动”。但是,没有必要每一个地方都搞一个自己的电子政务规划。有条件早抓的地方可以全面规划一下,看看电子政务怎样为本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没有条件的地方其实不妨等一等,看一看。等,是等其他地方的经验,以资借鉴;看,是看一下是否适合本地的情况,是否还有更好的、成本更低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效益是电子政务一切工程项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看不准、拿不定、前景不清晰的项目,宁可不上。

    第二个问题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以政府的核心业务流为主线来展开

为了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有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政府重构,电子政务系统工程不宜以部门为单位进行,而应以政府的核心业务流为主线来展开。这样推进,可以将纵向的以“条条”为主的系统横向贯通起来,而且,还可以达到“一石多鸟”的目的。政府的核心业务流往往带有不变性,即不随政府机构调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税收管理、财政管理、通(海)关管理、社会安全管理、土地管理、人口管理、企业管理、房屋管理、政府采购、社会保障管理等,这些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世界各国政府皆有,与体制的关系不大,实际上具有不变性。事实上,很多政府的核心业务都不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例如,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必须有工商和银行等部门的参与;土地管理涉及规划、建设、土地、房屋等部门;人口的管理涉及公安、计生、人事、社保、劳保等部门。

研究中央或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纵向模型,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同一个委(办、局)可能会在电子政务参考模型中出现两次或三次。例如,公安局(涉及人口管理)、工商局(涉及企业管理)、房地局(涉及土地管理)同时出现在基础层和行业层。同一委(办、局)兼有基础层和行业层职能的这种现象,导致了基础要素信息(土地、人口与法人信息等)的“自采、自用、自成体系”的“三自”现象,并因而导致了“信息孤岛”的出现,形成了信息资源利用和共享的巨大障碍。如果电子政务以部门为单位进行,这种“三自”现象将被进一步强化,更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政府核心业务流为主线将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政府的核心业务流往往将与此业务流有关的多个政府部门串联或并联在一起,为了业务流的平滑运行,部门之间就必须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换。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也随之实现。事实上,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在业务发生关联的过程中实现的,不是强迫命令或思想教育的结果。

    以政府的核心业务流为主线来展开电子政务的建设,势必要求改变电子政务工程的领导方式。因为,政府的核心业务流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以政府的核心业务流为主线的电子政务工程需要组成跨部门的领导小组,由地方政府的第一把手或主管领导出面,才能进行跨部门的协调。这种协调既包括业务的协调,更包括利益的协调。难度虽然很大,但正是可以出成果,可以有所作为、有所创新之处。电子政务的挑战,电子政务之“美”也正在这里。因此,参与电子政务工作的同志要敢于“迎难而上”。

    第三个问题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造和优化为重点

    任何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都应该以审视、研究、评估现有的业务流程为起点,以改造和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为重点。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关键就在这里。

    应该注意,电子政务不是政府的办公自动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政府的各个部门都需要实现办公自动化,都需要有诸如局域网或专网之类的信息基础设施。但是,这些都不是电子政务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网上办公、视频会议等也绝非电子政务的要点。电子政务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政府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其业务活动,履行其职责,实现其法定功能。换言之,电子政务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开发、实现各种支持政府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因此,在资源短缺、条件并不具备的地方,应该以各种政府核心业务的应用系统建设来带动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电子政务不应该是政府现有的业务活动的计算机化。电子政务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政府的业务活动,其中,更重要的是对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必要和可能的信息化改造。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简单地将政府业务活动计算机化,表面上看起来省事,回避了政府业务流重构的许多矛盾,实质上却背离了电子政务的基本目标,是少慢差费的不智之举。

    上海市土地交易系统是一个坚持以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造和优化为重点的很好的例子。20036月,上海市决定建设一个覆盖土地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要覆盖上海市、区两级政府的土地交易活动,要能够对社会开放,规范化、数据标准化、信息公开化等各项结果合法化,从而巩固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事实上,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是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中最困难、最有意义、最耗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地交易系统的开发情况来看,这部分所花的时间要占到全部系统开发时间的一半。但是,所花的这些时间是特别值得的。

【作者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中国信息界》200519期)

 

 

解读“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

■文/ 赵莎

    网上交易额的迅猛增长,将电子商务推上了时代的舞台。如今的电子商务正在享受明星待遇,不仅频频出现在IT类新闻的头条,也成为了时下时髦的谈资。大中小企业纷纷开始开发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校园里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当顺应时势而生的电子商务人才“新鲜出炉”走向社会时,却发现身为“社会急需人才”的自己并不是什么“香饽饽”。这种身份的落差感又在“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考试兴起之后更添几许疑惑。“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这个“新生儿”能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制重新焕发活力吗?

    “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制度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12月正式在全国推行,特别针对现在各学校培养、输送的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率低的现状,目的是为了规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劳动部定义的电子商务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即融IT与商务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具备一定的IT技术,同时还要掌握良好的商务运作能力,其中包括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网站建设(非技术性建设)与维护能力、商务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网络营销能力、丰富的商务知识和系统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具备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安全等在内的基础知识。

    “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证书作为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高校毕业证书一样是应聘工作时的重要凭证。是继“会计师”认证之后的又一国家级认可的职业认证。但是如果要获得“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的鉴定,之前必须拥有通过指定的专业培训考核获得的合格证书,“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培训的课程是根据电子商务师必须具备的技能要求设置的,方式为远程或面授,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的培训面向所有有意从事电子商务方面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能参加,其学习方式和时间比较自由,培训费用也不算太高,所以适用人群比较广泛,特别是对于有过电子商务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土来说,参加这种认证的培训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可以说,参加“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培训,并通过考试,是拿到“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证书的唯一途径。这种培训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较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来说,其实用性更强,效率更高。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拿到“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并不一定具备“电子商务师”认证的资格,因为“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的鉴定过程,除了要求培训考核合格之外,还对考核人员的从业年限有一定的要求(至少需1年)。因此,大家在选择报考“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弄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认证资格,否则就算花费钱财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书,也不能成为“电子商务师”。

    此外,我们在选择参加“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权衡,分析一下这种认证是否对自己的就业有利,千万不要一时头脑发热去“跟风”。另外,还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学费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待一切都考虑成熟之后再去报名参加考试和认证鉴定也不迟。

“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只不过为大家从事电子商务行业提供了一块敲门砖,它并不是捷径,也不是就业的担保,更不见得适用于所有的人员,而且“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以及培训体系推出并没有很长的时间,是否对就业有确实的帮助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因此大家在选择参加认证及其培训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报名及考试流程

在国家指定的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培训机构咨询并报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CETTIC电子商务师资格培训合格证书》

 
 

 


                符合   资格

职业资格考核鉴定(学员自愿参加)

 
 

 


                    

劳动部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电子商务师证书)》

鉴定

等级

高级电子商务师(一级)、电子商务师(二级)、助理电子商务师(三级)、电子商务员(四级)

 

“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考核鉴定报考条件:

电子商务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在本职业见习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2)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者;

    助理电子商务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电子商务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助理电子商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2)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者;

    3)取得本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者。

    电子商务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电子商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2)取得本职业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者。

    高级电子商务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电子商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2)取得本职业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者。

鉴定考核方式:

    “电子商务师”职业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上机操作、方案设计、答辩等方式,由35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根据考生实际操作结果和综合表现,参照统一标准评定得分。两项鉴定均采用百分计,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考试时间:每年的二、四、六、八、十、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遇法定节假日往后顺延一周)进行。

考试内容为①职业道德;②基础知识;③电子商务基础知识;④网络营销基础知识;⑤电子支付基础知识;⑤物流配送基础知识;⑦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知识;⑧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常识。

(《电子商务世界》200511期)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

创新问题研究

/  张晓梅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特点

    1.国际贸易市场一体化。近十年来服务贸易正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世界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已连续六年超过世界生产率的增长,世界贸易额占世界GNP35%左右,而且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实力辐射全球,推动了国际贸易市场一体化。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控制了将近60%的世界市场和80%的技术专利,不仅推动了其内部贸易的发展,而且还进行相互间的兼并、联合、参股,使世界市场更加融为一体。

    2.国际贸易结构出现了软化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特别是在发达的工业国家,高新技术商品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当今增长最快的贸易商品都是一些高科技产品。高科技日益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很多国家和企业对RD的投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RD的投入占 GDP 2%3%,国外大公司 RD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20%,从而大大改变了国际贸易结构。整个国际贸易结构出现软化趋势。在国家贸易中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产品和服务贸易,目前发达工业化国家的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服务贸易和要素贸易比例迅速上升,“无形”的服务以高科技为载体,实现“有形”化,微电子技术使服务项目、种类等发生重大变革,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倾斜。

    3.降低国际贸易商品成本,使消费者受益。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贸易产品的生产成本。先进科技的应用,降低了原材料、能源消耗和劳动的耗费,世界各国现开展的国际贸易,使科技占优势的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降低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使信息生产和处理的速度加快,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交易,可节省传统业务中人员往返、住宿、交易等许多费用。新加坡贸易网在运用EDI之前每次报关需3天,花费1225新元,应用EDI后,每次报关只需15分钟,l2新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新加坡节省6亿元处理费用。

    4.知识经济为国际贸易带来机遇和挑战。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意味着把现代科技和经济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一个国家科技进步水平决定了该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有人预言:21世纪是跨国公司的世纪,跨国公司将成为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力量。目前中国处于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距离现代化跨国公司甚远。中国的海外企业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必然要确立全球化、多元化、一体化的观念,形成“定位准确、分布合理、突出重点”的多元化市场布局。在发达国家投资时实行科、工、贸并举,以收购为主,获得先进技术是最重要的投资目的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则以工业为主,创办子公司,侧重于水平或后向一体化生产,其投资的目的中赢利与取得资源要重于获得技术,我国企业可以利用中间技术较为成熟的优势,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程度较低的产业领域投资。

    二、国际贸易创新基本内容

    1.观念和格局的创新。国际贸易观念的创新具体包括:把贸易开放看成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和基本方面;客观地估价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把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平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看成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把对外贸易看成处理国家关系越来越重要的外交手段,“贸易外交”也成为各国增强实力的重要途径。

    格局的创新具体包括: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贸易集团取代了以政治联盟为基础的贸易联盟,贸易集团化格局基本确立,目前已基本形成西欧、北美、东亚三足鼎立的世界贸易格局;区域贸易集团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展趋势,全球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国际贸易重心已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单一重心的格局。

    2.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具体包括:具有真正法人地位的、拥有更强约束性和更高运转效能的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区域性协调机制的迅速建立和不断加强;国别的“管理贸易”制度的推广和普遍化。

    政策创新具体包括:有限制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抬头,保护主义开始相对地退入低潮;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灵活和更隐蔽的贸易限制措施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贸易政策趋向于和其他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在更大程度上的融合;区域内“共同贸易政策”开始形成。

    3.国际贸易手段和构成创新。国际贸易手段创新具体包括:投资和知识产权成了推动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要的手段;现代通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手段。突出表现在EDI(电子数据交换,俗称无纸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普遍运用。而正在掀起的全球性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浪潮将进一步便利国际贸易数据的更换和处理。此外,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运输方式等的改进和规范化,也直接成了推动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际贸易构成创新具体包括:国际贸易品目在比例构成上出现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商品)贸易正在快速上升。据统计,19821992年,国际服务贸易额从4050亿美元增至10200亿美元,10年增长了1.5倍,而同期商品贸易额只增长一倍。1993年,国际商品贸易比上年减少2%,而国际服务贸易额却增长3%,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扩大。制成品贸易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增加,环保产品风靡全球。多边贸易的内容和  范围有所扩展。“乌拉圭回合”协议把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新的多边贸易范围,并把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知识产权等并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

    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实际内容还远不止这些方面。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并通过与当代国际金融创新、国际投资创新的日益融合,从而推动整个国际经济的全面创新。

    三、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国际贸易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要认清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科技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生长点,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整个国际贸易产生作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基础。不仅要在观念上,更应该在实践中,真正把科技看成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支撑甚至是根本支撑。一方面要引进外资,并把外资引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将重点放在外资的真实技术含量上,而不仅仅是投资的金额大小;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快宏观投融资体制和微观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加强对知识产业的投入。

    第二,增加教育投入,重视人力资本积累。

    第三,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变。当国际上网络交易方式已开始取代传统的交易方式时,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只习惯于传统的订货会、展销会等面对面的洽谈方式,仍旧依靠电话、电报、传真等通讯方式进行交易,既费时又费钱,不能对信息作出快速反应。1999年我国商品的零售额达到3760亿美元,而网上交易只占其中的0.018%。不少管理者不了解电子商务,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因特网。要加强对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对新贸易方式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把建立现代技术手段和知识营销方式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造就大批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和知识营销方式的人才,特别是尽快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软件工程师、项目设计师、网络安全专家等。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时代的需要。要自觉地坚持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第五,加速我国产业升级重组与规模经济整合,实现外经贸发展优势的转换与再造。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和规模效益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要使我国产业高级化、科技化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出口产品的优势转换与再造,就必须完成产业的升级重组和规模经营。

(摘编自《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20059期)                                                                                                                                                                                                                                                                  

 

高职教育研究

农业高职教育面临

的重任及其创新思路

■文/ 王振如    钱静

    进入21世纪,北京郊区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正在从传统的小生产者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与此相适应,农业高职教育必然面临着为北京郊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紧缺人才,为农民转移承担就业培训和培养现代产业工人等重任。因此,农业高职必须从京郊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明确其功能定位,不断改革创新,办出特色。

农业高职教育面临的三大重任

    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离不开郊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而要实现郊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这是由北京特有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决定的,也是首都经济和郊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为京郊经济社会的发展承担培育紧缺人才重任。京郊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企业家人才,以及有一定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技能的新型农业工人,使京郊农村产业层次低、城市化水平低,非农业就业岗位不足,从而制约了京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表明,京郊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发展,都必须把培养人才、培养农民的职业技术和劳动技能,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据2001年底对京郊实用人才的典型调查的数据统计,北京农口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129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7.6%。其中,具有岗位资格证书的占53%,初级职称的占37.4%,中级职称的占9.4%,高级职称的占0.4%

    京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农业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一是要为京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无论是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还是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都要求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诸如农艺师、畜牧师、工程师、园艺师等等。

二是要为京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管理人才。诸如城市管理、卫生管理、经济管理、社区管理、旅游管理、企业管理等。三是要为京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企业家人才。

    为京郊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农民转移就业培训重任。在推进京郊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工业规模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必然产生对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使一部分农民脱离土地,退出农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而产生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在推进京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也必然会产生对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应。由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繁荣了城乡经济,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提升了农民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和总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相应地出现了一定量的相对剩余的劳动力。所以,就业问题,也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和转移问题,已经是关系到北京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就是缺少现代文化知识和特殊技能,或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缺少一技之长。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必须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来创造就业机会,使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有序、合理地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中。而要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和提升农业高职教育,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为京郊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培养现代产业工人的重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说到底是人口素质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上。从文化水平来看,2002年郊区劳动力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郊区劳动力总数的3.9%;中专(含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6%;不识字的占1.2%。在美国,农场主大多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农业劳动者除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考试领到相关的资格证书,才能成为正式农民;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6%,高中生占75%;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0%左右的农民受过高等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高达50%。从京郊的现实来看,需要从业人员中的70%有专业技能,而事实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70%是没有职业技能的。在一些边远乡村,可利用、可开发的资源并不匮乏,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的技术也比较成熟,然而,由于人才匮乏,许多新的技术却不能得到有效地应用与转化,有限的资源处于闲置和浪费之中。资源优势无法转换为经济优势。

    毋庸置疑,无论是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还是推进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民的现代化,无论是发展第一产业,还是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需要推进产业化的经营,都需要具有现代文化水平和现代劳动技能的产业大军,都需要通过发展农业高职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小生产者向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工人转变的步伐。这是历史赋予农业高职教育的历史重任。

农业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要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逐步明确农业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农业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农业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一定要坚持为京郊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的教改思路,都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基础。农业高职教育应当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学习与非全日制学习之间的界限,把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作为教育的目标,农业高职院校应当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争取成为社会成员终身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场所,逐步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要始终以京郊发展需求来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农业高职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农业高职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京郊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高职教育提出的三大历史重任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要始终以京郊发展需求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目前改革总体方向应是:各个专业都要在总结各自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提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农业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要以主动适应京郊经济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中,要体现“新专业有新理念,传统专业有新思路”的思想,加大力度改造传统专业,努力建设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新专业,以提升专业教学改革的水平。

    要始终以京郊发展需求来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农业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它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体现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高职的特色及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体现农业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应当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还应注意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大力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育。

    紧密依托京郊主导产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高职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紧密依托北京郊区支柱产业和重要行业,如现代制造、农产品加工、建筑、旅游、畜牧、花卉、林果等,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是发展农业高职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发挥部门、行业组织在高职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共建高职教育的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尽快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最终达到学校、企业、学员三赢的效果。

    要始终以京郊发展需求来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专业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努力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农业高职已经设置的专业、教学条件大部分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实现示范专业的目标,多数专业还有很大差距。对此,农业高职在今后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中,应提高认识,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专业教改的资金投入力度,花大力气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力争在北京建设一批设备先进、科技含量较高、具有现代化手段的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双师型”的骨干教师队伍和一流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带头人;编写一批适合京郊发展和农业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教材。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0期)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

校企深层合作 魔力如此神奇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 周飞

编者按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现实中,要实现有效的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并非易事。如何激发校企双方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如何使校企深层次合作进而促进生产、繁荣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形成校企双方互利互惠、互促互动的体制和机制,使校企合作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难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提出并践行的“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打造出一种全面、深入的新型校企关系,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根据学院领导的意见,本刊现转载2005年11月5日《中国教育报》刊发的介绍该校经验的文章,在党和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希望他们的做法能给我院各系各有关部门的领导探索如何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有效的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200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进出”两旺:进口旺,录取人数5211人,计划完成率104%,其中第一志愿率高达95%;出口畅,一次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98.7%。这所1998年才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的高职学院,在短短数年间一跃而成为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2万余人的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职院校。

“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院办的黄宏伟老师对记者说,“可是你一定想不到,一直到2002年,许多二级学院的教师还是宁愿把自己看成是合并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似乎只是一个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概念而已。”

变化缘何而来?“一个关键因素是学校近年来提出并践行的‘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黄宏伟说。

一招走好,满盘皆活

基地的建立使学校找到了一个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最佳突破口

教学、科研、招生、就业,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链条中绕不开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打上自己鲜明的印记。换句话说,高职教育要发展,必须伴随着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型,要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市场调节模式转变。

年轻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当然也不例外。这所由浙江工大金华分校、浙江医大金华分校和金华师院、金华卫校、金华农校等6所中职学校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该从哪里找一个最佳的突破口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

1998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在社会调查中发现,金华的制药产业发展特别迅速,并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但既懂医药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却非常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萌生了开设“医药营销班”的想法。海南亚洲制药集团公司正好也急需懂医药的营销类人才。双方一拍即合,于次年开始了“订单培养、量身定制”的合作办学。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到师资建设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企业派董事长、总经理及技术骨干为学生上课,公司的实验室、研究所也对学生开放。毕业生实行择优录取,有80%的学生到该公司就业。

“医药营销班”办了三届,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博得了市场和行业的高度认同。2002年,杜世禄由浦江县委书记调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该班对学校发展的非同寻常的意义。金华是浙闽赣皖四省九地市经济协作区最重要的物资流、人员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以机械、建材、医药等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以“小企业大集群、小商品大市场”为主要经营方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众多小企业主迫切需要既适应经济结构又安心金华本土的高技能人才,更需要地方高校为企业提供经济便利的高科技服务。“借鉴‘医药营销班’的模式,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与众多企业的紧密联系,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基地,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这或许正是学校打造特色的突破所在。”一个“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杜世禄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学校“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实践也由此开始。

关键是变“邻居”为“亲戚”

校企关系由松散到紧密,校企合作由自发到自觉,紧密型基地由个别到普遍

舒婷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04届学生。在校期间,她和同专业14名同学一道来到浙江金乌集团特为学校投资建立的服装工艺实验室实习。在那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指导科研,舒婷和同学们将所学用于实践,设计开发出30多个系列作品并部分投入生产。因为在那段时间里的突出表现,毕业后舒婷成为金乌集团的一员。

金乌集团是一家外贸服装出口企业。从2002年起,学校与该集团结成了“亲家”,在教学、科研、生产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外贸服装出口企业一般都有旺、淡季之分,旺季不能大量招收工人和大量购置生产设备,否则在淡季就可能大量裁员并导致设备闲置。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与金乌集团协商开始了新的合作:由企业提供订单,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和师生为其进行生产活动,收益双方分成。这样的合作方式既为企业解决了难题,也使师生在实践中提高了技能。

“校企合作不能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只有当双方在合作中都获得了好处,校企合作才能改变过去一头热的现状,变成一种互利双赢的行为。”学校教师樊曜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以往的校企合作方式多局限于学生实习、见习、推荐就业等方面,很少发生经费或项目的往来,杜世禄把这样的校企关系比作是邻居。“校企合作要在深层次展开,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就要从‘邻居’变成‘亲戚’。”什么样的关系才算是“亲戚”?杜世禄进一步解释:只有当企业全面深入地介入学校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带动职业教育市场调节模式的整体转型,双方在双赢、诚信、融通的基础上,通过订单培养、联合招生、产学结合、科研合作、多元办学、师资共享等多种途径,培养出进得来、出得去、用得上的人才,这样的关系才算得上“亲戚”关系。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把类似海南亚洲制药集团、金乌集团这样与学校共建的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场所,称作“紧密型基地”。有了这个紧密型基地,校企双方找到了利益的结合点,合作由自发变成了自觉。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修订、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材编写、校企师资互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科研合作等方面展开的全方位合作,明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困扰高职发展的招生就业问题也随之得以解决。

宣传部沈志权老师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了100余个紧密型基地,覆盖全校所有的52个专业。”

探索可操作的有效模式

紧密型基地和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发展

杜立根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4届“今飞班”的学生。“今飞班”是学校与浙江今飞集团联合开办的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班,学校按集团要求进行教学和课程设计,公司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师。三年中,杜立根既通过学校的学习掌握了课本的理论知识,又通过今飞集团的实习实训学会了实践技能。去年,杜立根和他的31名同学一起走上今飞集团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

今飞集团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合作还远不止于“今飞班”。在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方方面面,双方均展开了深入的合作:集团的汽摩配实训基地可供学生使用,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与企业共享;集团员工可随时到学校进修、短期培训,同时接收学校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双方每年联合申报省市科研项目,还合办了“理工—今飞”汽摩配研究所,由今飞提供课题,成果由今飞收购;另外,今飞集团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今飞班”这样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杜世禄随口就说出了不少:楼金模式、多湖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都是“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的全面互动。一方面,紧密型基地对学校的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等各环节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比如招生,基地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和社会需求,以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比如教学,基地的建设可以引进企业师资,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高;比如科研,基地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科研的应用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至于就业,基地本身就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处。另一方面,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的成效反过来又会促进紧密型基地的开拓。“五者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的辐射与互动就构成了‘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精髓。”杜世禄说。

“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实践,成效是显著的。一方面,学校形成了公办民助的运作机制,紧密型基地通过多种方式为学校投资6000余万元;更重要的是,学校形成了紧贴市场的专业开发机制,建成了规模化的校企合作专业平台,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

“多年来,高职院校缺少一种深入推进校企关系的可操作的有效模式,”杜世禄说,“金华职技学院就是想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找到这样一种模式,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2005115日《中国教育报》)

 

产学结合:

开拓高职办学新路径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超越的启示

■文/ 华志丰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起点低、条件差、毫无竞争优势的高职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如何围绕企业的需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年过去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思考和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办学规模由初期的1000多人,猛增到8000余人;开设专业由5个发展到38个;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学院已成为微软、西门子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合作伙伴,并先后获得“国家高技术机电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紧缺人才汽车、软件和建筑专业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与 ATA公司合作组建的ATA软件学院,被微软确定为在华合作的7所示范院校之一。滁州职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源于其勇于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办学思路,但根本原因在于其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道路。

产学结合:高职办学的必由之路

    走产学结合之路是高职院校办学性质使然。高等职教是与现代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相生相伴的产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职业性”。所谓“职业性”,包涵着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为现代企业职业岗位的用人需要服务的;其二,它是为人们更好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的。职业教育的这种“职业性”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培训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与其服务对象的产业结构、职业技能、岗位要求无缝对接。学院在创办之初,就对办学作了明确的定位,即瞄准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要求,为企业用人需要服务,为人们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实践证明,正是这种正确的定位和思路造就了滁州职院后来的辉煌。

    走产学结合之路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办出高职特色。它要求我们按照产业用人的标准对原有的专业及其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进行彻底的改造,按照产学结合的要求,高职专业划分的唯一标准应当是职业岗位,其课程体系应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同样,按照这样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高职的教学方式也应当改变过去传统教育满足于学生“懂”的做法,而应当把“会”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企业不仅需要“懂”的人才,更需要“会”的人才。据此,学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高职特点的教育观念:在专业设置上,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学方式上,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在教学要求上,做到“两个零距离”,即与社会需要零距离,与就业岗位要求零距离。

校企合作:创新与超越的智慧抉择

    如果说“产学结合”是对高职办学的一种客观要求,那么“校企合作”就是实现‘产学结合”的最佳途径。

    (一)校企合作有利于为银领成才打造坚实的平台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的“银领”人才,完全靠学校的环境是很难培养出来的。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为什么要实行“双元制”教学的根本原因。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的条件似乎还不够成熟,因此,高职院校要按照产学结合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加强合作。学院的校企合作就是从主动与西门子公司实施“订单教育”开始的。“订单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学校在招生、教学和就业等方面闭门造车的盲目性,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招收的学生是企业未来的人才,企业愿意在人力和财力上支持学院办学,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提供实训设备、接受学生实习、委派技术人员讲学、设立奖学金等等,这就使职业教育由学校单方面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双方面办学,学校办学的资源大大拓展,教学的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车间,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

    (二)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

    办好高职院校必须把专业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而最重要的莫过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没有企业的工作经验,对企业技术岗位的分布以及专业能力的要求知之甚少,要让这些教师独立地开发出符合企业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不现实的,而通过校企合作,尽可能地让企业参与到课程建设上来不失为明智之举。事实上,随着企业生产和产品科技含量的迅速提高,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重要,为了获得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也愿意参与到职业课程的开发上来。特别是一些以人力资本为先导的产业,为了推进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已把职业课程的开发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如软件业巨头微软与全美教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ATA)联手开发IT职教课程,进入中国后又会同ATA(北京)与国家教育部签订了《中国IT职教课程改革项目》合作协议书就是例证。2002年学院通过课程置换的方式与其合作,由于该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对IT行业职业岗位的广泛调查和研究之上并直接指向岗位的,使软件专业教学迅速走到了同行的前面,并与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同步,毕业生受到IT行业的普遍好评。2004年,安徽省教育厅将学院列为软件示范院校,2005年又被命名为全省软件技术“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

    (三)校企合作有利于创新办学模式,拓宽高职发展的路子

    校企合作打破了学校封闭办学的传统,促使学校在招生就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这样最终必将引发学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改革,促进办学模式的创新。目前,滁州职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已从“订单教育”、“课程置换”等发展到共建专业班、共建实验实训室、共建实训基地,组建了按企业技术标准实施教学与认证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华为3Com网络技术学院”和股份制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ATA软件学院”。这些合作或以人才培养为纽带,或以技术推广为核心,或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资产重组、多元投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改变了学院投入不足、机制不活、发展缓慢等不利局面。如 ATA软件学院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要求改革了人事分配制度,激发了内部的活力;ATA投入300台电脑及辅助设备,作为合作伙伴微软无偿提供了200万元的正版软件并帮助建立了模拟实验室,最近,双方又决定全面引进微软与ATA共同开发的IT实战训练解决方案,并在滁州职院建立能承接软件外包任务的实训示范基地。该基地建设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进入教育部、财政部共同推出的由国家财政资助的全国职业教育(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实绩验证:集聚力与辐射力迅速增强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激发了学院办学的生机与活力,使学院步入了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的发展轨道,学院的集聚力和辐射力迅速增强,成为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要很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集聚力,就是要尽快提升学院吸纳各种资源用于办学的能力或效应。几年来,学院按照“产学结合”的理念、“校企合作”的思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办学声誉迅速提高并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愿意与学院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有的与学院建立“订单教育”关系;有的把学院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有的把学院作为新技术展示推广中心。二是吸纳的社会资金越来越多。几年来通过企业投资、股份合作、社会赞助、项目申报等途径获得的资金或设备高达3000余万元。三是吸引并留住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学院任教、创业,目前学院的研究生已近在职教师的50%,他们或著书立说,使学院科研教研走到了全省前列,或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在去年全国电子商务大奖赛上,获得了一金一银,成绩名列全国第一。四是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98%以上的就业率,吸引了大批考生,使学院招生人数连年翻番。五是政府部门对学院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如在人才引进、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土地划拨等方面,学院享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

    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志,更重要的还在于其辐射力,就是要增强服务社会、推动乃至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或效应。几年来,学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化以教学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办学实力迅速增强,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度和贡献率迅速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满足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滁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她已迅速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其中电冰箱、彩电、空调、内燃机等生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尤其是近几年这些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如果没有学院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合格的熟练劳动者,这是不可想象的。二是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需要。随着滁州的工业由加工到制造、由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对学院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三是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名片。近年来,一些企业如 TCL、长丰猎豹、德力西集团、科思集团等来滁州考察投资环境,正是因为确信学院能为其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后才决定在滁州投资兴业的。四是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人才缺乏,过去滁州的企业科技含量低,一些以人力资本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难以在滁州萌生。与微软、ATA合作创办软件学院后,学院按照“产教结合”的理念承接政府、企业等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实时控制等软件开发制作,并成立了公司,使滁州的软件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与上海交大嵌入式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嵌入式实验室,并在安徽高校中首家开设了嵌入式专业,为嵌入式技术落户滁州创造了条件。目前,安徽省政府已把滁州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

(《中国高等教育》200520期)

 

      素质教育讨论专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观?

 

大学生“回炉”说明什么

■文/ 张丽华   王莹

    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种在过去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已经屡见不鲜。

    去年,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收了一名大学生和一名大专生。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仅学了3个月的时间,就干出了一手漂亮的好活。于是今年招收学员时,学校成立了全市首个技校“大专班”,并顺利地招到了想“回炉”掌握一技之长的50余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

    无独有偶。在天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开办的数控机床培训班,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回炉”前来学习数控技术。

    “以前有个本科学历好像就进了‘保险箱’,工作保证没问题。现在可不行了,连硕士都很难找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学一门真本事,最起码能保证独立生活。”一位姓陈的学生说。3年前,他学的计算机专业还是热门,大家都一窝蜂似的去学,结果毕业时,这个行业的人已经过剩了。而高级技工这两年很吃香,才又进了技校。在这里自己起点高,努努力就可能有很好的发展。

    当问及“回炉”的理由,不少学生表示首先是缘于“就业难”。23岁的小赵是技校“大专班”的班长,也是为数不多的女生。她从沈阳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曾在酒店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她说:“在技校学得一技之长,将来会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据悉,早在2000年,贵州等地就曾出现大学毕业生回到技校学手艺的情况。如今,大学毕业生到技校“回炉”的事例越来越多,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观点一:“回炉”值得鼓励

    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处长常青认为,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回炉”可以帮助学生把在高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这种情况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并不鲜见。

    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生办佟老师认为,现在企业缺的是高素质的高级技工。大学生有文化课基础,学起技术来入门快,一年毕业就能上岗,企业愿意要,成长空间也大。

    观点二: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有关专家认为,大学毕业了去当技工纯粹是浪费,倒不如中学毕业时直接报考职业学校。从上小学到技校毕业需要12年,读完大学却需要16年,普通大学生每人每年花费上万元,一年技校学费也在4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学生当技工将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各种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不和谐,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观点三:给高校提个醒

    天津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徐铸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那时强调学生的理论水平、应试能力,直到现在,很多大学课程设置仍然是以研究型为主,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导致一些学校教学水平滑坡、人才质量下降,很多大学毕业生“论研究,研究不行;论动手,动手也不行”,要想找个合适的工作,就得继续“充电”。

    沈阳市政协文教体卫委员会主任王利指出,大学生技校“回炉”热,是高校专业结构需要适应市场适当调整的信号。目前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甚至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而又没有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他们并没有认真考虑。

2005113日《人民日报》)

 

要高学历,更要好手艺

■文/ 梁守泰

    名不见经传的哈尔滨工程技术学校,连续三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就业网络覆盖哈尔滨、广州、深圳、上海等23个城市70家著名企业。目前,该校2001级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20022003级在校生就业率达到100%2004级在校生被企业预定80%2005年,该校新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两倍。技校,正成为学生和家长“新宠”。

    “蓝领”技工走俏,使部分家长由“高学历”转向“好手艺”。有的学生家长说,现在上高中和大学费用高,还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如学点实用技术更划算。

    实际上,类似哈尔滨工程技术学校学生就业的大好形势,在其他一些地方和职业院校也同样存在。有好手艺的日益走俏,不仅诠释了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技艺,而且说明了对于就业来说,社会需要最多的是手艺好、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才结构须有合理的层次。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呈“宝塔型”的,塔基为大多数居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型实际操作人员,塔顶则为少数高精尖研究人员、组织指挥人员。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需要最多的是实用型、技能型熟练技术工人、实际操作者。

    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的具有理论天赋和创造性,适合从事高深的研究,可成为博学多识的高精尖人才、管理人才;更多的则擅长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强,可以到基层前沿成为应用型的能工巧匠。那么,如果你不能成为高学历者,倒不如专注于某一领域、某项技术练出一身好手艺,尽快找到自己的事业领地。

    如今,在一些地方、在部分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仍然对发展、接受职业教育存有偏见,依旧把重点放在抓普通教育上,放在让学生追求高学历上;有些学生和家长也一时转不过弯来,老想去挤“独木桥”,而不愿接受职业教育,认为那是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结果,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即面临失业。

大量事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高学历固然是好事,但有好手艺才是更重要的。

2005113日《人民日报》)

 

呼唤现代人才观

■文/ 孙云晓

    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现代人才观,现代人才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当今素质教育之所以进展困难,在综合复杂的诸多原因中,片面的人才观是一个巨大的因素。由于用人机构招聘人才有学历越来越高的倾向,许多父母也期望孩子的学历越高越好。

    我们在多次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半数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博士学位。众所周知,中国大学扩招到今日,高校入学率也只达到19%左右,能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是凤毛麟角。父母们的期望如此之高,绝大多数是难以实现的。

    高期望带来高压力,让本来已经超负荷学习的孩子不堪重负。一些学校公布考试成绩甚至按分数排名次,更让不少孩子变成了“差生”,使他们生活在自卑和绝望中。

    素质教育恰恰是为了走出育才误区而推行的一种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畸形人才,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当然,人们追求高学历高地位的背后,有深刻的经济原因和传统影响。例如,近些年来,普通高中升温而职业教育滑坡,表明尽管国家发展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却得不到广大学生及其父母的认同。这些都表明,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主导下采取整套强有力的措施。

    人才观反映人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导向。因此,深刻反思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成功,确立起现代的人才观与成功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确立起现代的人才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由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不能升入大学的国情下,可以设立尽可能多的职业学校和更灵活实用的技能培训机构,给合格者发有效证书,并使之容易就业。任何能力测试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考试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评价工具之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早已提出“从资格、到能力、再到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逐步升级的概念。这样,既为广大青少年开辟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又可以缓解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也有助于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发展。

2005113日《人民日报》)

文本框: 论 文 索 引

 


农业经济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1981200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龙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48~5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 朱玉春种胜兵//中国农村经济(京),2005.10.57~ 62,69

WTO农业谈判中的非贸易关注问题/ 杨楠  倪洪兴//中国农村经济(京),2005.10.76~80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土地市场均衡的影响/ 王家庭  张换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55~60

浅议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之缺陷/ 建功  栾立枫//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2005.3.11~16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许庆  章元//经济研究(京),2005.10.59~69

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工作新机制的思考/ 汪建国//中国财政(京),2005.11.29~31

消除农民面前的“数字鸿沟”/ 焦彦芳//北京农村经济(京),2005.9.23~25

工业反哺农业实现机制刍议/ 朱四海  熊本国//中国农村经济(京),2005.10.4~1117

我国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刘拥军// 中国农村经济(京),2005.10.12~17

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92~2002年的经验验证/温涛  王煜宇//中国农村经济(京),2005.10.18~27

农业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常向阳  姚华锋//中国农村经济(京),2005.10.36~41,56

城乡统筹的阶段性与经验启示——江苏、上海的调查分析/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课题组//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10.4~9

韩国统筹城乡发展考察报告(上)/ 北京市农委赴韩国联合考察团//北京农村经济(京),2005.9.56~58

农业和扶贫:国际经验与教训/ C.Peter  Timmer//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10.24~28

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 李小云  张雪梅 唐丽霞//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2005.3.1~6

财政支农项目“企业化”绩效管理探究/ 崔元锋  严立冬//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10.29~33

农村专业合作社机制与职能转型初探/ 柳晓阳//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9.10~12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路径分析/ 刘笑萍//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9.13~15

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章政//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9.37~41

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建设的思考/ 张玉香//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9.47~49

农业标准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史豪//北京农村经济(京),2005.9.59~62

京郊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王秀清  钱静//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2005.3.25~28

信息助农  京郊新亮点/ 边凯//中国计算机用户(京),2005.44.22~26

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 张凤福//北京农村经济(京),2005.9.4~8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上)/ 王海龙//北京农村经济(京),2005.9.19~20

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农村经济(京),2005.9.17~19

 

      经济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黄邦根//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18~20

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与效应分析/ 方福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12~17

基于高斯冲击和习惯形成的资产定价模型/ 陈彦斌  肖争艳//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21~26

战略性EAV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中西部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毛道维  刘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61~67

我国外汇储备问题讨论综述/ 杨万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75~79

评《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2辑)/ 逄锦聚//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80

第三波创投潮/ 贾鹏云//投资北京(京),2005.11.13

“创投法”浮出水面//投资北京(京),2005.11.14~15

《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十大亮点//投资北京(京),2005.11.16~17

北京创投业步入发展期/ 任雪丹  谢建华//投资北京(京),2005.11.18~19

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研究(京),2005.10.12~23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贺小刚  李新春//经济研究(京),2005.11.101~111

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制度分析的最新发展与《制度经济学三人谈》/ 张曙光//经济研究(京),2005.11.112~123

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绩效考评目标模式研究/ 王建民//管理世界(京),2005.10.67~73

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 张寒//经济师(太原),2005.11.58~59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位回归模型的一个应用/ 张维迎 周黎安  顾全林//管理世界(京),2005.10.94~101112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 池仁勇//管理世界(京),2005.10.102~112

跨国经营:全球品牌战略与本土化管理/ 吴晓云  卓国雄  邓竹箐//管理世界(京),2005.10.139~146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园区建设/ 龚建文//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京),2005.10.35~41

城市经营管理模式探析/ 李秋莲//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京),2005.10.42~45

城市经营风险初探/ 董林  姚效兴//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京),2005.10.50~53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挑战/张文瑞//经济师(太原),2005.11.11,13

绿色GDP的核算及其实施难点/郭冰阳//经济师(太原),2005.11.57,59

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十点建议/ 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观察(京),2005.6.20~21

 

      市场营销

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快速进入全球竞争/ 利嘉伟  郑豫//市场营销(京),2005.11.7~9

产业发展与市场营销——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综述/ 李先国  张茜//市场营销(京),2005.11.29~32

娱乐营销打造青春体验——“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生”的营销魅力/ 邓晓兰  胡俊华//市场营销(京),2005.11.60~61

韩国现代:捷径争锋/ 孙振杰//市场营销(京),2005.11.52~56

对屈臣氏个人护理需求的市场分析/ 郭斌元//市场营销案例——个性营销(京),2005.11~13

欧莱雅品牌成功运作的背后/ 张茜//市场营销案例——个性营销(京),18~21

西门子手机北京市场的渠道问题/ 石哲生//市场营销案例——个性营销(京),56~60

移动广告:蓄势待发的新产业/ 朱松林//成功营销(京),24~25

移动营销生态系统剖析/ 麦克尔·贝克//成功营销(京),27~29                    

从奥迪订制看大众中国营销之变/ 萧叶//成功营销(京),54~55

网络广告定制化渐成趋势/ 张淼//成功营销(京),17

全球通A的体验经济时代/ 杨瑞桢//成功营销(京),60

罗技:让供应链更有弹性/ 朱远//成功营销(京),78~80

细节营销凭什么/ 荆建林//市场营销(京),2005.11.35~38

 

      国际贸易

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思考/ 张鸿//国际贸易(京),2005.9.4~9

WTO规则框架下维护我国经贸权益/ 任以锋//国际贸易(京),2005.9.14~17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 陈江生  兰天山  李月金//国际贸易(京),2005.9.31~33

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禾木//海外贸易(京),2005.9.26~28

世贸组织主要成员许可证管理手段及发展趋势/ 课题组//国际贸易(京),2005.9.34~38

由新加坡看国际处理服务贸易统计之经验/ 王俪容//海外贸易(京),2005.9.34~40

国民待遇原则与外贸经营资格——新《外贸法》扩大外贸经营者范围之思考/ 常文娟//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11.26~28

从贸易角度探讨我国的贸易磨擦与对策/ 丁黎//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11.29~34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战略取向/ 夏兴萍//国际贸易(京),2005.9.10~13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因及诱发因素分析/ 李岳云  钟钰  黄军//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11.35~39

WTO框架下美日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实行农业策略性保护的异同/ 汪琦//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11.50~54

积极应对后WTO时代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孟昌//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11.55~60

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新蓝箱”措施评价/ 谢贝妮//国际贸易问题(京),2005.11.61~64

 

      电子商务

电子支付指引公布//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13

网络支付即将面临洗牌/ 郑伟涛//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11.18~19

即时通讯下一站/ 胡坤/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36~37

特许加盟入侵电子商务/ 何铭//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64~65

移动商务驶入快车道/ 胡兴军//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66~67

网上外贸八大骗术/ 孤山一叶//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68~70                                                                                          

撬开B2B网上支付之门/ 赵莎//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76~77

严守数字证书存放安全/ 夏友平//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86~87

补齐电子商务安全短板/ 杨柳//电子商务世界(京),2005.11.88~89

企业网络营销的目标市场定位与策略/ 郭宏//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11.26~29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新观念/ 郭源生//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11.30~31

三大因素制约数字娱乐发展/ 伍利华//中国电子商务(京),2005.11.32~33

三大难题催生管理软件第三次革命/ 白丽//电子商务(京),2005.11.28~29

移动商务:探寻中国软件业“新大陆”/ 谢仲良//电子商务(京),2005.11.35~37

网络电话面临尴尬处境/ 谢仲良//电子商务(京),2005.11.38~40

如何应对IT物流外包问题/ 张玲 王玲//电子商务(京),2005.11.70~72

 

金融证券保险

当代国际零售银行业发展趋势/ 李志辉王志军//国际金融研究(京),2005.10.4~12

欧洲银行保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宋雪枫//国际金融研究(京),2005.10.22~27

金融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王军生//国际金融研究(京),2005.10.72~77

行为金融和共同基金研究的若干前沿性问题——“共同基金和投资者行为”国际研讨会综述/ 杨记军  李昆//经济研究(京),2005.10.124~127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解释/ 官兵//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10.38~41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本分析/ 李明贤   黄亚林//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10.42~45

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一个从隐功能角度的解释框架/ 李喜梅彭剑刚//农业经济问题(京),2005.10.51~54

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与定位回归/ 刘元  黎涛  甘煜//中国金融(京),2005.21.39~41

完善对城市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监管/ 高冬民//中国金融(京),2005.21.42~43

以客户为中心  不断提升银行服务水平/ 张民//中国金融(京),2005.21.48~49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连平 周昆平  仇高擎//中国金融(京),2005.21.50~52

境内推出金融衍生品所需的市场条件/ 陈力峰//中国金融(京),2005.11.56~58

金融衍生品产品风险防范与公司治理/ 于延超  杨文殊//中国金融(京),2005.21.59~60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构建的模型风险研究/ 尚金峰//金融论坛(京),2005.11.3~9

关于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及营销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管理信息部课题组 //金融论坛(京),2005.11.10~18

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管理模式探讨/ 周荣祯  邱志刚//金融论坛(京),2005.11.24~28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企业年金业务拓展模式研究/ 闫彦明//金融论坛(京),2005.11.29~35

关于商业银行IT审计问题的研究/ 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课题组//金融论坛(京),2005.11.41~46

对存款保险制度功能的理性思考/ 谢太峰//金融论坛(京),2005.11.57~61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曹勇//金融与保险(京),2005.11.57~61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 王娟//金融与保险(京),2005.11.99~101

我国房地产融资方式的比较、选择与调整/ 孙翠兰//金融论坛(京),2005.11.47~50

发展农业保险的主导思想及政策选择/ 吉昱华  吴振宇//金融与保险(京),2005.11.11~14

关于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 吴红  //金融与保险(京),2005.11.14~18

促进寿险行业健康发展——兼评麦肯锡公司关于中国寿险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陈文辉//中国金融(京),2005.21.61~62

 

      财务与会计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监控体系的构建/ 徐虹  杨亚达//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5.10.72~74

国际会计准则——一种未来全球公认的会计模式/ 陈红//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5.11.4~7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探析/ 曹汉飞  曹桂春//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5.11.27~28

我国应重视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和会计控制/ 王允平  王尔康//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5.11.18~19,24

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出路与选择——天健德勤合并的思考/ 项俊平//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5.11.54~57

计算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宏观评测研究/ 孙凡  柴小卉/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5.11.7173

美国会计准则向“目标导向”转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闫宁宁  //财务与会计导刊(京),2005.11.77~78

审时度势  把握机遇  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 王军//会计研究(京),2005.10.3~6

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伍中信//会计研究(京),2005.10.13~18

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 曾颖  叶康涛//会计研究(京),2005.10.63~70

第四届会计信息化年会综述/  吴沁红 //会计研究(京),2005.10.91~93

 

      法学

构建民营企业的平等税收法治环境/ 刘剑文//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10.4~7

论完善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金融法治环境/ 徐孟洲//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10.8~11

发展“非公经济”的经济法解读/ 张守文//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10.16~19

汽车消费信贷法律问题研究/ 周显志  陈晓玲//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10.59~62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刘俊海//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京),2005.10.59~62

专家学者建言物权法草案/ 费安玲 苏号朋  刘俊海   李志国   邱宝昌 刘岸//民商法学(京)2005.10.3~8

物权法草案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定之完善/ 张礼洪//法学(上海),2005.10.22~26

土地立法的理念追求与制度构建/ 陈俊//民商法学(京),2005.10.18~23

商标侵权的判定及法律适用——[日本]东陶机器株式会社诉龙头公司、宋德良商标侵权纠纷案评析/ 施汉嵘  沈兵//民商法学(京),2005.10.68~74

论代位权法律关系的债务清偿——兼评《合同法问题解释》第20/ 唐烈英//民商法学(京),2005.10.75~81

票据信用交易制度比较研究——以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日本的票据法为考察对象/ 李伟群//民商法学(京),2005.10.82~86

当前物权立法和侵权立法中的疑难问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暨海峡两岸民法典研讨会2005年年会综述/ 朱岩  邓兴明//民商法学(京),2005.10.107~110

何谓宪法解释?/ 夏泽祥  施嵩//宪法学、行政法学(京),2005.9.27~33

宪法解释的可能性/ 范亚峰//宪法学、行政法学(京)2005.9.34~44

公域之治的转型——对公共治理与公法互动关系的一种透视/ 罗豪才  宋功德//中国法学(京),2005.5.3~23

行政公益诉讼若干热点问题探讨/ 黄学贤//法学(上海),2005.10.45~52

财产征收中“公共利益”如何确定/ 杨峰//法学(上海),2005.10.94~100

“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观点综述/ 侯猛  胡凌  李晟//法学(上海),2005.10.106~113

关于立法的发展趋势的几个问题/ 朱景文//法学杂志(京),2005.6.6~10

深化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若干法律思考/ 冯果//法学杂志(京),2005.6.33~38

刑事证据能力的法定与裁定/ 孙远//中国法学(京),2005.5.161~174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北京市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及其影响/ 白静//北京观察(京),2005.6.44~46

论高职学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黄志坚//教育与职业(京),2005.32.28~30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的系统分析/ 游富相//教育与职业(京),2005.32.40~41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刍议/ 张红波//教育与职业(京),2005.32.60~61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周丽华//教育与职业(京),2005.32.69~70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 陈国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京),2005.31.52~53

寻求职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庞振超  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京),2005.21.33~35

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 冯国凡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京),2005.31.26~27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辅导策略研究/ 修新路//中国高等教育(京),2005.21.35~36

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选择的探讨/ 常小勇//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7.41~42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孟学英   黎丽//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7.45~46

高职专业设置评价体系的要素、模式及解释形式/ 吴结// 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8.63~65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 邵庆祥//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5.58~59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王金台//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2.55~56

关于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韩继红 //中国高教研究(京),2005.1.68~69

 

计算机科学

电子商务系统的容量规划/ 王宇熙  曾斌  曾凯  姜小丽//计算机系统应用(京),2005.11.18~21

搜索引擎迈向何方?/ 倪楠//互联网天地(京),2005.10.5~6

网络通信:大势所趋/ 高广大//互联网天地(京),2005.10.7

数字娱乐:互联网的下一桶金/ 朗朗//互联网天地(京),2005.10.10~11

中国互联网:缘何走上娱乐高速公路的旅程/ 梁玮//互联网天地(京),2005.10.12~13

互联网与知识产权必须共赢/赵福军//互联网天地(京),2005.10.14~15

处理器发展趋势——多核心/ 李子辰  //互联网天地(京),2005.10.42

移动软交换——移动核心网的技术变革/ 张红霞  张凌云//互联网天地(京),2005.10.84~85

信息网格服务结构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沈记全  涂序彦//微型机与应用(京),2005.11.6~8

网格数据传输及相关服务研究/ 欧佳凡黄林鹏  孙永强//微型机与应用(京),2005.11.20~22

专家控制系统研究进展/ 刘建伟  徐兴元  庞京玉  //微型机与应用(京),2005.11.4~519

浅析Java国际化编程及其实现/ 周洪斌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京),2005.12.27~28

Windows下用winsock2  SPI技术加密网络数据包/ 商林  张峰//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京),2005.12.82~84

DHCP服务器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 郭翠英//计算机与网络(石家庄),2005.20.51~52

文本框: 新 书 通 告

 


中国经验:25位省委书记、省市长访谈录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组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6

 

国事忆述

陈锦华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8

 

职业辅导

张海燕      主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

 

一生要掌握的生存和生活技能

一生要掌握的100种生活技能

碧泠        编著

时事出版社, 2005.8

 

杰出青少年一生要做的100个策划

易凌云      主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5

 

中国生活质量报告

王建成   戴步效   

文汇出版社,2005.5

 

中国弱势群体

沈立人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1

 

经济法基础

龙玉忠   徐喜波     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

 

简明行政小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审定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5.5

 

简明劳动和社会保障小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审定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5

 

简明民商小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审定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5

 

证券交易管理法律实案50例

白光         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7

 

专利纠纷管理法律实案50例

白光         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民族宗教百题问答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开明出版社, 2003.8

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全书

徐颂陶   徐理明   迟耀春     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11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4

钱克明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

 

农村政策法规调查与研究.2004

陈晓华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重印

 

农村经济创新分析

国风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

李华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

周霆     邓焕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

 

中国企业出路:后WTO时代的中国企业发展对策

任泉        

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田晖        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

(美)Jehle  G.A  (美)Reny  P.J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2004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组织编写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6

 

经济思想的力量

(美)Mark   Skousen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5

 

2005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中国银行业改革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

 

国际金融基础新编

刘欣   郭忠林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重印

 

2005年中国投资报告

李荣融  姜伟新  邱晓华    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5

 

特色营销:本土化营销实践

朱晓明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8

 

新编财产保险学

应世昌        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6

现代营销学

张鑫        等 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9

 

商务英语阅读.上

江春    刘宝成     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7

 

高职高专英语词汇必备

王士先         编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

 

高职高专英语词汇诵读手册

许国良   黄益琴   何乐飞    编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8

 

最新英汉计算机大词典

李振格      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12

 

财务管理案例实验教程

刘桂英    邱丽娟     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

 

Excel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吴辉     任晨煜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网上纳税实务

王纪平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第四届电子商务国际学术会议(ICEB2004)论文集.(英文版).上下

陈剑         主编

世界图书公司北京公司,2004.11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韩西清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5.8

 

北京市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4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北京市统计局            组织编写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7

 

电子商务词典

张福德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5

 

Flash设计高手实训教程

李飞          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4

 

网页设计与制作

张秀兰         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C程序设计实训教程

杨金龙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5.2

 

Visual  C++程序设计教程

蔡振山   沈怡麟   李志玲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